22年新世立重庆工商大学艺术设计考研面试复试班招生简章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是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艺术设计专业的较早践行者,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89年原重庆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正式招生,1993、1994年先后招收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本科生。2002年重庆工商大学成立,艺术学院本科教育已涵盖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设计与制作、产品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摄影等8个专业。办学30余年来,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累计已为社会培养了1万余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中央与地方共建成立了7个省部级实践教学育人平台,近年来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级竞赛等级奖159项,自主创业的学生业绩突出,部分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重庆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与建设美丽山水城市,都迫切需求高层次艺术硕士专才。重庆工商大学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MFA)定位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硕士人才,涵盖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三个研究方向,是MFA人才专业对口且目前市场需求大的行业和职业领域。其中,环境设计方向主要与房地产、城市景观(园林、规划)等行业衔接;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主要与各类媒体(报业、出版、广告)行业等衔接;产品设计方向主要与各类制造业(汽车、摩托车、日用产品)行业等衔接。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硕士2019年开始招生,师资力量强,学业导师中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巴渝新秀青年人才、重庆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全国知名数字传媒学者等,事业导师中有领军行业企业的董事长、高级编辑、资深设计师等,已获市教委批准建设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在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建成“3G+5S”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获市教委批准建设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上打通校际资源和深化产教协同,构建学界、业界共同体,深度聚焦高水平师资现场授课、一流行业企业角色实践,建构引领艺术硕士卓越成长的开放、共享、融合、互通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
已建成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俏业家装饰艺术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基地为培养载体,以基地工作室集群和重大重点实作项目为抓手,努力提升3G(工厂、公司、工地)移动课堂与5S(实景、实作、实训、实习、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再造和完美升级。
在“教育与产业契合、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学与职业吻合、学业与就业耦合”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艺术硕士教育已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按照艺术设计的工作流程进行设置,并在每个专业方向都设置综合性实践项目,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和任务均来自企业实际生产项目。经过专项学习和设计项目的综合训练,确保研究生在校期间就能真正融入工作过程,熟悉流程,掌握关键技术,适应企业需要,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且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硕士人才。
师资队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目前有11名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3人,其中2名博士在海外留学获得博士学位,1名讲师在海外留学获得硕士学位。教师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完成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专业特色与成效:1、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已建成“3G+5S”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G(工厂、公司、工地)移动课堂与5S(实景、实作、实训、实习、实践)。2、构建校际高水平师资、精品课程共享机制。重庆交通大学曾强院长的优质课程《德国包豪斯现代设计与桥梁艺术》和西南政法大学王安白教授的优质课程《辩论思维与实战》等落户工商大学,进一步打通校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3、深化产教协同,注重引入高水平行业师资和精品课程,艺术硕士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由一流企业董事长和高管亲自到校为艺术硕士授课。
硕士开课:开门办学,重庆凯翔传媒董事长甘智杰开设《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课程,业界高水平师资带领艺术硕士从理论走向实践、从高校走向社会、从书斋走向市场。